Translate

知足常樂,凡事感恩;難得糊塗,樂在其中。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颶風艾琳(Hurricane Irene)


地震剛在過去的星期二發生,猜想不到翌日星期三傍晚時分,氣象台透過電台新聞報道,向居住花旗東岸的民衆發生警喻。早前於大西洋海面上形成的熱帶氣旋,已經迅速成為颶風正逐步移近東岸各城市,預料將於星期六下午最接近我們居住的首都區域,並在星期日下午於紐約或波士頓登陸。

這個超級熱帶氣旋被命名為颶風艾琳(Hurricane Irene),日前吹襲巴哈馬南部,當地居民形容這是一個極具威力的颶風,已經為該區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和財物損失。氣象台警告花旗民衆不要掉以輕心,因為這一個世紀超級熱帶氣旋面積廣大,與二零零四年吹襲花旗造成嚴重破壞的颶風卡塔琳娜不遑多讓。所以有關當局特別勸喻大家要做好防風措施,儲備足夠幾天的糧食,嚴陣以待,守候颶風艾琳的光臨。

2011年8月25日衛星拍攝的超級颶風艾琳
2004年3月26日從國際太空站中拍攝在南大西洋上的颶風卡塔琳娜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由水蒸氣冷卻凝固時放出潛熱而發展出的暖心結構。所以當熱帶氣旋登陸後,或者當熱帶氣旋移到溫度較低的洋面上,便會因為失去溫暖、潮濕的空氣供應能量而減弱消散,又或失去熱帶氣旋的特性,轉化為溫帶氣旋。

在溫暖的海洋上,當水氣冷凝,能量的釋放啟動正反饋迴圈,熱帶氣旋得以形成。

熱帶氣旋的移動主要受到大赤度氣候系統和科里奧利力所影響;此外,科里奧利力與角動量守恆原理也使熱帶氣旋的雲系圍繞着中心旋轉。在北半球,熱帶氣旋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以順時針旋轉。伴隨着熱帶氣旋的大風、大雨和風暴潮等等均可以造成嚴重的財物損失或人命傷亡,不過熱帶氣旋亦是大氣循環其中一個組成部分,能夠將熱能由赤道地區帶往較高緯度。

不同的地區對熱帶氣旋也有不同的名稱。人們稱西北太平洋沿岸,如熊貓國東南沿海、香江、高麗國、櫻花國南部、寶島、安南和呂宋等地及附近洋面形成的熱帶氣旋為「颱風」,而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沿岸及附近洋面形成的熱帶氣旋為「颶風」。氣象學上只有風速達到某一程度的熱帶氣旋才會被冠以「颱風」或「颶風」等名字。

熱帶氣旋無論被冠上什麽的名稱,它的產生的確對居住在沿岸的人們帶來不少的威脅。不過這些大自然對氣候的調節方法,我們還是以平常心去面對就好了。畢竟天不是常藍,偶然經歷風暴,才能享受雨過天晴的美好。但願這個世紀超級颶風艾琳輕輕走過花旗,帶來點點雨露就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光臨花旗小窩,謝謝你的留言賜教。
如欲以電郵查看回覆,請 √「通知我」 ,謝謝!


請尊重知識版權,嚴禁盜用。如欲引用小窩的文章和照片,務請列明出處,敬希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