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花旗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在芬蘭(Finland)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會面以後,左傾媒體不斷借此攻擊特朗普對普京的態度軟弱,有甚更稱他為賣國者。雖然特朗普在輿論壓力下多次重申他對俄國的立場,可是媒體仍然不斷借題發揮來狙擊總統會晤普京的種種失誤。
特朗普與普京在芬蘭會晤
有資深媒體評論員批評特朗普因急於表達自己與「通俄門」(註)事件無關而誤墜陷阱。事因特朗普與普京單獨會晤長達四小時以後,兩人一同站台出席新聞發佈會。期間不少記者向特朗普追問令人關注的「通俄門」事件,刻下特朗普銳意為俄羅斯辯護,亦間接地澄清自己與「通俄門」事件無關,可是卻給媒體製造了一個攻擊的機會,就是直接指責特朗普有包庇俄羅斯干預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之嫌。
特朗普與普京一同出席新聞發佈會
或許在批判特朗普會晤普京的種種失誤以前,我們必須了解一件事情就是民主黨人在二零一六年的總統選舉中,一直認為希拉莉‧克林頓(Hilary Clinton)能穩操勝券,可以擊敗對手入主白宮,故此早於二零一六年四月,便利用很多失實資料來製造特朗普與俄羅斯有勾結的關係,希望借此影響選民對特朗普的印象。民主黨利用大量造假資料來建立「特朗普與俄羅斯的文件(Trump–Russia dossier)」,並以此來打擊還是候選人的特朗普。結果出人意表,特朗普勝出成為白宮的主人。
特朗普的當選讓民主黨發瘋,旋即煞有介事下,展開了一個「通俄門」的調查。基於在失實資料下搜證,一年多以來,親民主黨的特別檢察官羅勃‧穆勒(Robert Muller)一直找不出特朗普競選團隊與俄羅斯合謀干預總統選舉的證據。雖然如此,總統在避嫌下,不得不讓調查繼續進行,可是勞民傷財的調查若繼續發展下去,或多或少會對特朗普政府帶來不利。試問在這一種威脅下,特朗普又怎能沉著氣,不聞不問呢?
此外,勢力強大的民主黨不但透過主流媒體發放大量黑材料來攻擊總統,更在民間牽動反對的聲音,旨在製造社會混亂來打落總統的民望和成就,還有國會內反對黨的議員和很多所屬共和黨議員都因著個人利益關係,不完全支持總統的施政。在這一種孤軍作戰的環境下,特朗普要與「通俄門」事件劃清界線也是不難理解的事情。
事實上,不少媒體已經表示「通俄門」的調查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的打壓,因此特朗普急於向國際澄清自己與「通俄門」事件無關也是合情合理的行為。可惜自辯的言論卻成了左傾媒體攻擊的材料,如此不公平的對待,怎不叫人概嘆世道不公?倘相同的事情發生在一個民主黨總統身上,媒體對她的待遇,一定大不相同。
姑勿論左傾媒體在民主黨的操控下,使用最嚴苛的語言和文字來批評特朗普會晤普京的失誤,可是特朗普並沒有被這些不公正的言論所擊倒,相反地,他主動邀請普京訪問華盛頓。此舉明顯地又為朝野上下引來軒然大波,不過謀略家並不在意強權的惡言相向,因為壓力越大,他更能發揮洪荒之力,為國家謀求更大的福祉。
無可否認,「通俄門」事件就如俄羅斯官員所稱是一場鬧劇,是國會內兩黨政治鬥爭的產物,可是民主黨是否因為搜查不到特朗普與俄羅斯串通的證據而就此罷休呢?又或最後在調查的過程中,反倒洩露了民主黨與俄羅斯勾結的證據呢?正所謂政情變化,一天也嫌多。「通俄門」事件將會如何發展下去,誰人難料?!作為平民百姓,可以做的事情不多,只能繼續觀望事件的發展,期盼兩黨能早日達成共識,結束調查就最好了。
註:
「通俄門」是指美國情報體系指控俄羅斯對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所作出的一系列操作干預行為,它亦特別指向特朗普在選舉期間,與俄羅斯干預行為有關。不過調查事件亦被視作美國政治鬥爭的一部分。
2017年6月份,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接受美國全國廣播電視台(NBC)採訪時公開表示根本沒有「通俄門」事件,更反控美國才是干預別國大選的國家。7月份,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Lavrov)更公開表明「通俄門」的本質是一場鬧劇,是美國國內兩黨政治鬥爭的結果。眾多人員被傳喚至美國國會聽證,媒體又全天候報導,到頭來卻找不出實體的證據。
我就覺得他有腦退化症
回覆刪除Piggy:你指誰有腦退化症?是特朗普?何解有此看法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