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子大熊從小便喜歡音樂,因此他會彈奏結他,亦無私自通地學會彈鋼琴,雖然不是大師級的演奏水平,可是在妻子眼中,他已經很了不起。此外,大熊天生有一對非常靈敏的耳朵,聽音能力很高,每當聽到新的音樂,他都能找到適當的琴鍵彈奏出來,這一種天賦本領,常常叫叮噹嘖嘖稱奇。
聖誕前夕,丈夫偶然與妻子分享了幾段音樂。叮噹細聽以後,發現它與當今的電子音樂無疑,妻子滿以為丈夫分享的音樂是從網上下載而來,誰料音樂竟是大熊的作品。據丈夫的分享,這幾首音樂製作於七十年代,那些年他很年輕,以有限的金錢買下幾款二手樂器,分別是十二弦原聲結他(12-string acoustic guitar)、低音結他(Bass guitar)、電子結他(Electric guitar )、弦樂合成器(Synthesizer)和摇鼓(Tambourine)等等。就這樣,他常常躲在睡房裡彈奏音樂,又用四軌錄音機(four-track recorder)將自己的音樂錄製下來。
十二弦原聲結他(左)和低音結他(右)

有趣的是,他使用最原始的錄音方法,選定樂曲後,先錄下一種樂器演奏音樂的聲音,然後播放錄音的同時,再彈奏第二種樂器配合前者的樂器,並將聲音錄製下來,重覆以上方法,最後將多種不同的樂器演奏聲音重疊在一起,成為富有個人風格的音樂,而且一蹴而成,中途沒有停頓或修正。雖然丈夫認為這些音樂是試驗性質,並不是完整的創作,可是四十多年後的今天,大熊的音樂創作依然與潮流非常接近,一點也不落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光臨花旗小窩,謝謝你的留言賜教。
如欲以電郵查看回覆,請 √「通知我」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