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知足常樂,凡事感恩;難得糊塗,樂在其中。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留下一個「自己」相伴下去

 

據一些學者的研究分析指出社交圈中朋友的數量最好不要超過七十位,因為當朋友數量超過七十或以上,人基本無法處理如此龐大的人際關係,言下之意朋友是重質而非重量。

說來也很奇怪,隨着年齡的增長,叮噹的社交圈子慢慢收窄,經常接觸的朋友數量越來越少。是地域和身份的轉變吧?!自叮噹移居花旗以後,揺身一變成為家庭主婦,能認識的本地朋友大多是丈夫的同儕友好、又或是來自鄰里和教堂的朋友。這些西人朋友對待叮噹非常的好,也很交心,可惜總是感覺缺了一點點。若問叮噹那一點點是什麼?她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儘管遠在彼邦的香江還有很多叮噹喜歡的朋友,可是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彼此之間的友情彷彿定格在十五年前叮噹離開香江的那一天。雖然每次回到香江探親,叮噹都不忘安排與朋友共聚舊情,但除了見面問安之外,再難於在彼此生命中留下軌跡,原因是叮噹中途轉乘了另一卡車,路上的風光不再一樣,相互的人生不再有交點,甚至無聲無色地劃下一個休止符,從此天各一方,各奔人生。

是的,少年輕狂,相識滿天下,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在朋友的追逐和擁戴下,人便快樂滿足。然而年輕人因為害怕孤獨而不想丟失朋友,反之讓人更恐懼孤獨,更變得不懂如何安然自處,一味追求朋友的數量而非有質量的友誼,結果最後被許多沒有氧份的社交活動所淹沒,導至身心俱疲,毫不快樂。

  

如今叮噹老了,她才發現自己一直對友誼要求很高。事實上,交心朋友必須通過很長很長的時間去建立,可惜年紀越來越大,我們可以花在建立友誼的耐性和時間反而變得越來越少。因此,最後符合標準的人就剩下「自己」,也只有這一個「我」最明白,最體量自己。

或許人生活在海外,平淡的生活下,獨處更容易變成了生活的日常,「自己」成了最忠誠的好朋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雖然如此,人活在地上,總不能離群獨處過一生,因此少不免也要抽空出席一些社交應酬和家庭聚會來保持適當聯繫。然而對於叮噹而言,朋友的多寡再不重要,交心朋友也不可強求,只要留下一個「自己」可相伴下去,她已經心滿意足了。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光臨花旗小窩,謝謝你的留言賜教。
如欲以電郵查看回覆,請 √「通知我」 ,謝謝!


請尊重知識版權,嚴禁盜用。如欲引用小窩的文章和照片,務請列明出處,敬希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