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噹偶然在園圃裡看見一種小植物,它的葉子邊緣部份長有明顯的刺毛,看起來就像一個張著利牙的大口怪獸。外觀這麼有趣的植物就是捕蠅草(Dionaea muscipula)了,因著植物葉片邊緣長有規則的刺毛,就像維納斯的睫毛一樣,故又被花旗人美名為「維納斯的捕蠅陷阱(Venus Flytrap)」。東灜人則給捕蠅草冠上另一個別名為「蒼蠅的地獄(ハエジゴク)」。顧名思義,捕蠅草就是昆蟲的敵人了。
捕蠅草的血盆大口
捕蠅草原生於北美洲濕地上的草原,該地區的土質多屬泥炭和硅砂,水源以雨水為主,由於雨水是經過大氣與二氧化碳融合的水分,因此造就了一個酸性環境,也就是捕蠅草的理想生長條件。
酸性的土質配合氣溫偏低的環境,使得分解有機物的細菌難以生長。有機物在不能分解的情況下,造成水苔等植物的殘骸亦無法完全分解。經年被雨水沖刷下,這些腐敗的有機物變成了養分非常貧乏的泥炭。此等環境除了是植物所需的主要養分如氮與磷酸不足之外,其他微量元素也非常缺乏。
基於捕蠅草的原生地環境非常貧瘠,因此在家居培植捕蠅草,土壤必須選擇無肥而排水良好的泥炭土為佳,因為過多養分的土壤會造成植物根部敗壞,其次是捕蠅草喜歡在濕潤的介土下生長,因此水份充足也是栽種的首要條件。雨水是捕蠅草最理想的水分,切忌以家居自來水來澆灌植物,因自來水含大量礦物元素可讓捕蠅草根部壞死。倘不能收集雨水來澆灌植物的話,可使用蒸餾水代替。
兩瓣葉片閉合起來
因著捕蠅草的生長條件太苛刻,植物到了家裡不久,便無疾而終。看來,有心栽種捕蠅草還不足夠,更重要的是能提供一個適合的環境來讓它生長,否則這些肉食性的植物還是留在原生地生長好了。
捕蠅草小資料:
捕蠅草(Dionaea muscipula)原產於北美洲東岸一帶,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長的原生地主要在北卡羅萊那州、南卡羅萊那州和佛羅里達州等地。這些地區多處於沖積地形,夏天氣候炎熱,冬天氣溫寒冷,晝夜溫差大,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非常適合捕蠅草的生長。此外,捕蠅草尤喜生長於潮濕地帶。
目前美國對於捕蠅草的原生地已列為保護地區,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中亦明訂全面禁止輸出外銷捕蠅草的塊根與鱗莖。不過由於許多株種在禁令前已經流出海外,在世界各地業界積極的栽培下,甚至利用技術來大量生產,因此市場上仍有捕蠅草出售。
捕蠅草的主要特徵是能夠迅速關閉葉片來捕食昆蟲,它與其遠親豬籠草(nepenthes)一樣是肉食性植物。捕蠅草屬於維管植物,擁有完整的根、莖、葉、花朵和種子,最主要而明顯的部份就是其變態葉,不但擁有捕食昆蟲的功能,外觀更長有明顯的刺毛以及紅色的無柄腺部位,看起來就像一個張著利牙的血盆大口。
捕蠅草的捕食方式可分四個步驟,分別是引誘昆蟲、捕捉昆蟲、利用消化液來分解吸收和使用吸收的養分來維持生長。捕蠅草的葉緣部份含有蜜腺,能分泌蜜汁來引誘昆蟲靠近,當昆蟲進入葉面部份時,碰觸屬於感應器官的感覺毛兩次,兩瓣的葉就會迅速地合起來,有效防止昆蟲逃脫。
昆蟲被兩瓣葉片快速閉合而無法掙脫時,葉瓣內側密集的腺體會分泌出消化液,植物利用這些消化液所含的蛋白酶將昆蟲的蛋白質分解成為氮、氧、碳和氫,還包括其他元素所構成的胺基酸來進行吸收。捕蠅草吸收養分的過程約需花5-10天的時間,養分吸收完畢後,葉瓣就會再度打開,消化後的昆蟲只剩下由幾丁質組成的空殼殘骸。
不過捕蠅草因無法分辨捕捉物的大小,有時也會捕獲與葉片一般大小的獵物,例如小青蛙或是長腳蜂等等。捕蠅草往往因來不及分解和吸收,獵物自體就先腐敗,造成葉片像食物中毒一般枯萎。此外每個葉片大約可以捕捉3-4次,超過這個次數,葉子就會漸漸枯萎。
捕蠅草捕食的短片
乜咁多嘢要主意㗎。仲諗住買嚟種添。
回覆刪除Wien:我最初都係咁諗,以為佢好粗生,買咗番屋企,上網找資料,原來好多嘢要留意,最後種植失敗,而家唔敢再種啦!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