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知足常樂,凡事感恩;難得糊塗,樂在其中。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李怡:五月花號400周年祭


文章轉載自香江著名作家   李怡先生的世道人生


在所有支持特朗普的評論人當中,我大概是唯一不看好他選情的人。我不止一次這樣寫,也同時說「希望我猜錯」。但很可能真猜對了。

大選的逆轉發生在113日晚上,特朗普領先的六個搖擺州,突然同時停止了計票,然後一個晚上,大量郵寄選票湧到,都是票投拜登,於是逆轉了。儘管近日盛傳有舞弊,不過郵寄選票在美國是合法的,儘管它有作弊漏洞:它無法確認每一張選票都來自投票者本人;它無法確認每一張選票都出於投票者本人意志;它無法確認從投票者手中到被點票之處,過程中不會被人做手腳。過去郵寄選票沒有出現過大紕漏,一來因為郵寄選票只是極少數,多是駐外軍人,而今年因應疫情而出現大量郵寄選票而且影響了最終結果;二來是美國選民有了極大變化。

今年是五月花號(Mayflower)抵達美洲400周年。1620年這船載有102位英國人,他們認為歐洲的基督教已經腐敗,而他們要追隨《聖經》的精髓,在美洲建立一個把信仰、道德、正義等放在第一位的國度。這些被稱為清教徒的人,訂立公約,立誓創立必須由被管理者同意授權的自治團體,依法而治。他們確定了美國的根基:一、聖經和基督教文明(保守主義);二、個人發財致富的拼搏冒險精神(個人主義和資本主義);三、法治和選舉(憲政民主)。

其後,美國的獨立戰爭、獨立宣言和憲法,都反映這種精神。而其思想基礎,就源於對舊約聖經的信仰,這是人民心靈的永恒城堡。

美國的自由派曾嘲諷說:保守主義者認為,所有的社會問題本質上都是私德問題。保守主義大師Russell Kirk回答:這句話千真萬確。如果在一個社會裏,人們信仰持久的道德秩序,懷有強烈的是非感,具備正義和榮譽的個人信念,那麼無論採用何種政治機制,都是一個良善的社會;相反,如果人們道德散漫,對規矩一無所知,熱衷於滿足物慾,那麼無論公開的體制如何宣稱民主自由,它都很糟糕。

美國先賢訂下的體制是好的,但近些年許多美國人就守不住新教的道德秩序,走到Kirk所說的「相反」那裏去了。作為移民大國,美國近幾十年人口的結構有很大改變。據今年6月人口普查,3.3億人口中,白人的比例已經從30年前的八成下降到六成。其他族裔當然較少新教的道德傳承。

即使是白人族群,信仰基礎也發生了變化。這230年以來,美國從政府官僚到私營機構,從大企業管理層到學術界的精英,從荷李活到媒體人,他們是全球化大潮的得益者。精英們關心的是在國際化中如何賺錢、出名、享受各國的美食文化服裝,他們在美國東西兩岸的家,只是在世界各地參加各種活動和會議飛來飛去過程中的一個落腳點。中國作為全球化中崛起的暴發戶,對美國各層面滲透。美國從政界到各行業,都與中國有利益勾連。

200多年前美國第二任總統阿當斯說 : 「我們的政府不具備能力去對付不受倫理和宗教約束的人類情感,我們的憲法只是為有道德和宗教信仰的民族制訂的,它遠遠不足以管理任何其他民族。此憲法只適合於有道德與信仰的人民。」

美國還有沒有一半人守得住新教的道德傳統?在全球化催生的金錢怪獸的利益誘導下,在疫情惡魔的攻擊中,我想起北島的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所以特朗普的冒起可能只是人類走向墮落過程中的一次回魂。

五月花精神漸行漸遠,謹以此文祭。並繼續激勵自己和讀友,雖悲觀但仍然要積極地面對人生。


後記:

李先生在本文引述他對美國的觀察非常精準和正確,這與外子大熊常與叮噹分享的看法一樣。丈夫作為一位第三代移民後裔,是土生土長的花旗人,他經常嘆息花旗不再是從前的花旗,新移民的價值觀念與昔日歐洲移民的傳統核心價值格格不入,致令社會因價值觀念不同產生嚴重分歧,國民難以和諧共存。

此外,李先生沒有說明一點是民主黨在過去五十多年間,用盡方法將聖經從學校教育中掦除,刻意讓新生一代遠離上帝。從教育中洗掉美好的傳統思想,弱化人民的判斷力更是那一群惡者操控花旗的手段,他們還計劃一步一步移走憲法對人民的保障。

今天花旗的憲法尚能屹立不倒,並不是因為這一個憲法完美無瑕,而是一群愛國基督徒一直努力不懈守護著憲法。事實上,曾有制定憲法的開國先賢說道,花旗的憲法如能堅持推行五十年已經很成功了。言下之意,他對持續推行憲法沒有多大信心,畢竟人心詭詐,誰能信任一個法律制度?然而兩百三十多年過去了,花旗人仍然持守憲法的精神。今天各種惡勢力雖然聯手一起衝擊花旗的憲法,但叮噹相信一群愛國者已做好捍衛花旗憲法的準備,因為我們不容惡者在花旗地土上作惡。


「五月花號」小資料:

遠在1602年,一群來自英國的清教徒因為不滿教會只重視崇拜的儀式和其他教條,卻不看重以聖經為上帝教導的基礎。他們蒙上帝的感動淨化教會,可是這些舉動不被教會所接納,因而惹來很多宗教的衝突。

最後這一群清教徒不堪忍受國內宗教的迫害,决定離開家鄉去尋找一處可以自由和安靜地敬拜上帝的土地。同年的915日他們從英國乘坐著名的「五月花號(The May Flower)」離開祖國,一起冒險找尋這一片新天地去了。

船上載有男人、婦人和小孩共102人,他們經過65天的海上航行,終於在1226日抵達美國。達埗以後,他們經歷了寒冬的苦難,饑寒交迫。冬去春來,可以活下來的只剩50餘人。


李怡小資料:

李怡原名李秉堯,1936413日生於中國,籍貫廣東新會。童年時曾在北京及上海居住,1948年移居香港,於左派學校讀書,早年嚮往社會主義。1954年中學畢業後曾參加中國大陸的高考,但因身體關係未能考上,留在香港的左派機構任職資料員及編輯。筆名舒樺、齊辛、余從哲和李怡,現在香港時事評論家、自由專欄作家。

李怡1970年創辦《七十年代》雜誌,立場曾經親共,被台灣視為「匪刊」,直至1981年,李怡脫離左派,轉向反共,並在1984年將雜誌改名為《九十年代》。1990年創立「台灣版」,雜誌集合眾多知識份子的作品,敢於批評兩岸政權,又被中共視為「親國民黨」而遭查禁。李怡一直為該雜誌總編輯,直至1998年雜誌停刊。

李怡曾參與經營天地圖書,後在立場反共的「香港壹傳媒」報刊內發表時評專欄文章,2007年獲董橋之邀參與撰寫部份《香港蘋果日報》的社論《蘋論》,經常公開批評中國共產黨。著有政論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部分為《蘋果日報》專欄散文結集,內容主要是政論及一些較輕鬆的話題,如電影評論、書評等。

此外,自2003年起,李怡擔任主持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一分鐘閱讀》,節目播出至今。期間由20208月開始,岑逸飛、陳煩、黃子程及謝祖墀加入主持行列,交替主持每星期節目。李怡現為「獨立評論人協會(簡稱評協)」之創會會員。



God bless America 天父佑花旗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光臨花旗小窩,謝謝你的留言賜教。
如欲以電郵查看回覆,請 √「通知我」 ,謝謝!


請尊重知識版權,嚴禁盜用。如欲引用小窩的文章和照片,務請列明出處,敬希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