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叮噹看見市場大量出售「鳳梨(Pineapple)」,香江人稱作「菠蘿」,店內更不時以特價發售,因此吸引叮噹多買這一種水果回家享用。叮噹除了將「鳳梨」作水果品嚐以外,她亦喜以「鳳梨」做菜,愛其清甜味美,營養價值高。
有趣的是,為何北美出售的「菠蘿」削皮後,不用泡浸鹽水就可直接食用呢?它的果肉特別清甜,鮮香四溢,齒頰留香。難道這是被改良的新品種?
材料:(兩人份量)
菠蘿
1個
雞胸肉 1件
蕃茄 1個
洋蔥 半個
青椒 半個
磨菇 適量
蔥
少許
米飯 2碗
提子乾 適量
肉鬆 適量
調味料:
鹽 適量
糖 適量
鼓油
1茶匙
胡椒 適量
豆粉 適量
蒜蓉 1茶匙
方法:
1. 先煮好白米飯,備用
2. 將菠蘿切開兩半,以小刀挖出菠蘿切粒,外殼留下備用
3. 清洗各式蔬菜,抹淨後將蕃茄、青椒、磨菇、蔥和洋蔥切粒,備用
4. 清洗雞胸肉,抹淨後切粒,並以鼓油、糖和豆粉醃肉
5. 蒜蓉下鍋,以中火炒熟雞肉,倒入碗中留用
6. 青椒、蕃茄、磨菇、菠蘿和洋蔥下鍋炒熟,然後再伴入白米飯和雞肉一起炒
7. 蔬菜雞肉炒飯倒進菠蘿殼內,放入適量的蔥、肉鬆和提子乾作為伴食
鳳梨雞肉炒飯
好奇心驅使下,叮噹在網上搜查「鳳梨」的資料,滿以為「鳳梨」就是「菠蘿」,這不過是不同名稱而已,正如「草莓」就是「士多啤梨」或者「獼猴桃」就是「奇異果」一樣。怎料,據資料解說原來「菠蘿」和「鳳梨」是近親水果,雖然兩者非常接近,但又存在很大的差異。
「鳳梨」和「菠蘿」同屬鳳梨科。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兩種水果區別不大,可是因為產地不同與氣候環境的差異使得它們在形態、風味和口感方面有著明顯的區別。故此,我們只能說「鳳梨」和「菠蘿」是長得非常相似的兩種水果。目前市場普遍地將大陸生產的叫「菠蘿」,寶島生產的稱作「鳳梨」,至於北美市場常見的則與「鳳梨」比較接近。
一般來說,要區分「菠蘿」和「鳳梨」有幾個要訣。從外觀上看,「菠蘿」表面刺手,葉子帶齒,「鳳梨」表面不刺手,葉子不帶齒。兩者的果肉纖維也有差異,「菠蘿」的果肉有往內生長的內刺,削皮後需要用刀劃出道溝清除刺眼,但「鳳梨」的果肉沒有內刺,除掉外皮後即可食用。
另外「鳳梨」無需浸泡鹽水即可直接食用,但「菠蘿」吃前需要用鹽水浸泡,否則吃起來口感酸澀,因為「菠蘿」含有大量有機酸和菠蘿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質,對口腔粘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有刺激作用,用鹽水泡過才能讓菠蘿蛋白酶失效。

「菠蘿」葉片敷白霜,邊緣有鋸齒,「鳳梨」葉片邊緣光滑無鋸齒


「菠蘿」有刺眼,需要將刺眼挖掉,味道偏酸,「鳳梨」沒有刺眼,果味偏甜

「菠蘿」需要鹽水浸泡減少對口腔的刺激,「鳳梨」削皮後則可直接食用
雖然「鳳梨」和「菠蘿」是兩種不同的水果,但它們的果肉一樣蘊含營養豐富。「菠蘿」果肉中除了含有還原糖、蔗糖、蛋白質、粗纖維和有機酸之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維他命C、胡蘿蔔素、硫胺素、尼克酸等等維他命。「鳳梨」果肉則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糖類、碳水化合物、有機酸、胺基酸、尼克酸、胡蘿蔔素、硫胺素、膳食纖維等等維他命。
說到這裡,「鳳梨」又好,「菠蘿」又好,兩種都是對身體有益的水果。以它作水果品嚐或是做菜都很有營養的食材,反正都是有益的食物,我們多吃亦無妨。
我都冇留意我呢邊賣嘅係邊種。
回覆刪除Ohtria:我以前都無留意,不過我諗你地歐洲都係賣鳳梨多,因為進食菠蘿要浸鹽水較煩,西人會不喜歡。謝謝!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