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走了,有人形容他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一個傳奇人物,瀟灑一生。來的匆匆,走的也匆匆,留下萬千哲理在人間,懂的對他欽佩不已,敬重有加,不懂的對他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這樣的一個人生就是精彩!
回顧蔡瀾生前的名言,他說要死在香江,兼且不知不覺地走,沒有恐懼,沒有痛苦。先生真的做到了,不帶半點遺憾,駕鶴遠去。

金庸、倪匡、黃霑和蔡瀾相繼仙遊,標誌著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正式落幕,再不復返,遺留下來都不過是零碎的懷念和回憶而已。別了,先生,也同時告別我們的過去!
蔡瀾小資料:
蔡瀾(Chua Lam)是著名香港作家、電影製片人、美食評論家及飲食節目主持人。祖籍廣東潮州的蔡瀾於1941年8月18日生於新加坡(Singapore)。
父親蔡文玄早年從潮安縣的照門蔡村移居至南洋,是一位詩人,筆名柳北岸,後來在邵氏片場的一個分行做幹事。母親洪芳娉則是小學校長。蔡瀾在家中排行第三,主要由奶媽照顧成長。兄為蔡丹、姐為蔡亮,曾任新加坡最大學府之一的南洋女中的校長及其弟蔡萱為新加坡高級電視監製。蔡瀾的妻子張瓊文則是一名電影監製。

蔡瀾小時候住在一家戲院樓上,從此電影產生狂熱興趣。又因受到父親的影響,閱書無數,14歲時在《南洋商報》發表第一篇文章。他因不愛唸書,所以讀過數間小學,中學時期入讀位於武吉知馬的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上午學中文,下午到另一間學校學英文)。蔡瀾原希望到法國學畫,但18歲時決定前往日本留學,在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攻讀電影科編導系,還半工讀為邵氏電影公司工作,擔任駐日本經理及翻譯。
由於蔡瀾在文化界交遊甚廣,故與金庸、倪匡、黃霑三人並列為「香港四大才子」,但他不認為自己與金庸齊名,稱「才子」二字,與其無緣。另蔡瀾又因與倪匡及黃霑一同主持亞洲電視經典成人清談節目《今夜不設防》,廣受觀眾歡迎,三人被傳媒美譽為「香港三大名嘴」。

蔡瀾於1963年定居香港,並擔任邵氏公司製作經理20年之久,後來鄒文懷成立嘉禾電影公司,邀蔡瀾出任電影製作部副總裁,他曾參與多部電影製作。例如一系列成龍電影和不少較另類電影,如《力王》、《聊齋艷譚》禾和《南京的基督》。期間蔡瀾旅居西班牙、南斯拉夫、泰國和澳洲,這樣一晃又是20年。及後蔡瀾逐漸群體製作的電影感到無味,遂拿起筆桿開展寫作生涯。
80年代,蔡瀾開始寫作,並推出很多作品,內容以食經及遊記為主。最早在《東方日報》《明報》撰寫專欄,後來在《壹週刊》《蘋果日報》創刊後一直撰寫雜文及食評專欄。90年代中,蔡瀾開始進軍飲食業,曾推出過「暴暴茶」、「暴暴飯焦」、「鹹魚醬」、「潮州辣椒油」和解酒用的「太白大醉飲」等食品,亦曾在香港參與開設食肆,包括「粗菜館」及「豬油撈飯」。1997年主持無綫電視製作的清談節目《蔡瀾人生真好玩》,次年主持由國泰航空贊助的旅遊飲食節目《蔡瀾嘆世界》。蔡瀾亦曾任日本富士電視台美食節目《料理鐵人》的評審。蔡瀾曾在香港黃埔花園、澳門議事亭前地、深圳中信地鐵商場、廣州恆寶廣場開設蔡瀾美食坊及中山市三鄉鎮的酒家「水鄉居」合作推出「蔡瀾月餅」。

2005年,蔡瀾成為澳門居民,取得澳門身份證。2006年,他宣佈於中環開辦「蔡瀾旅遊」旅行社和精品店「一樂也」。2007年主持《蔡瀾逛菜欄》飲食節目及出版《蔡瀾的生活方式》。2008年主持《蔡瀾嘆名菜》飲食節目。2011年擔任亞洲電視旅遊節目《蔡瀾亞洲一樂也》主持。2012年擔任中央電視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
喜歡飲食的蔡瀾不時把其他地區的美食帶到香港和內地,2018年他把墨爾本的「勇記」越南牛肉粉帶到了香港中環,開設了蔡瀾河粉店「蔡瀾Pho」。另外,他亦於同年創立了「蔡瀾點心」,吸引諸多市民及遊客前往品嚐。截至2025年兩個品牌已有分店逾百家,而蔡瀾相信即使他本人不在,其團隊亦能秉承他所主張「平、靚、正」的宗旨,以初心將品牌繼續傳承下去,讓大家都能分享到他喜歡的口味。
隨著網絡興起,蔡瀾亦於2020年開設了自己的YouTube頻道「蔡瀾花花世界」。2023年,蔡瀾為救妻子不慎跌倒,摔碎股頸骨,需進行手術,康復後出入要以輪椅代步。2025年,高齡的蔡瀾依舊為自家品牌點心賣廣告,透過不同媒體積極拓展生意。
2025年6月25日,蔡瀾在親友陪同下於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享年83歲。為遵從蔡瀾遺願,免叨擾親朋,蔡瀾家屬表示不會為他舉辦任何悼念儀式,遺體已經火化。
蔡瀾經典語錄:
「我決定喺香港死。」
「最好係唔知唔覺咁走,冇恐懼亦唔痛苦。」
「第二度地方搵唔到雲吞麵好似香港咁好食。」
「要走嘅人始終要走,你太掛住佢,就等於你捉住對方嘅靈魂,你唔放手,佢就唔會走,所以如果有親人、好友過身,可以想念,但係唔好過份。」
「人走後便冇嘢㗎啦。」
「交女朋友要練習,不是說馬上就交到的,怎麼練習呢?醜的照殺,殺久了以後你就成了專家,那漂亮的跟着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光臨花旗小窩,謝謝你的留言賜教。
如欲以電郵查看回覆,請 √「通知我」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