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又稱為廣東話(Cantonese)。在很多使用粵語的地區又將廣東話稱為白話,海外人士則稱廣東話為唐話。事實上,粵語是歷史悠久的語言,亦是漢語族系中一種重要語言。因著五代十國時期人口南遷的影響,致令粵語保留了大量古代漢語用詞,還成為南方的重要語言。
據一些資料顯示,全球以粵語為母語者約有1.2億人,主要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香港和澳門等地。不過自十八世紀開始,大量説粵語的人口往海外遷徙,粵語迅速成了東南亞、澳洲、北美洲和歐洲等地華人社區使用最多的漢語,因此粵語亦成了很多海外大學獨立研究的漢族語言之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江政府擬定了第一份「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亦被列入其中,成為四百八十個香江本地保育文化遺產項目之一。可想而知,廣東話是香江重要的文化遺產。
有趣的廣東話
廣東話的禮貌用語
回顧八十年代香江經濟迅速起飛,對外交流頻繁,大量粵語流行曲、粵語電視劇和電影廣泛流入東南亞地區而大受歡迎,這不單弘揚了粵語在亞洲的發展,更促進了其他民族對粵語的認識。
環觀許多不同民族的語言,粵語可能是一個不容易學習的語言。不過擁有悠長歷史的粵語確實非常有趣,無怪乎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創作歌手黃明志(Namewee)也要學會廣東話來唱歌。聽罷此曲,不會説粵語的朋友,可會想過要學廣東話呢?
粵語小資料:
粵語(Cantonese)源於秦人趙陀在古代嶺南地域建立的南越國。據《漢書》中南越國又被簡稱為南粵國(古代的「粵」和「越」互為通用字)。從此,南越國成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代表,也就是粵語和嶺南文化的最早發揚地。
自古以來,「粵」皆為嶺南地區的統稱。但明、清兩朝以後,「粵」和「越」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越」用於浙江的吳語地區,「粵」則專用於嶺南地方。時至今天,「粵」泛指嶺南。直至中華民國時期,「粵」的定義才逐漸收窄被用作為廣東省的統稱。因此,「粵」既有文化的含義,亦存在區分行政地方的功能。
誠然早於宋朝,粵語已經發展成熟,在研究歷史和文化層面上看,粵語是嶺南地區語言,又是中原漢語和部分古南越語融合而成的古老語言。在語言學上,粵語是一個語言系統的總稱,包括同系的各種地方話語,例如廣西平話、白話、貴港話、玉林話、地佬話和海南島的儋州話、邁話及蜑家話等等。這些方言都具有相似的音系、語法及詞彙,彼此的共同點比差異多,因此均被納入粵語系統內。
回顧歷史,清朝閉關自守,只開放廣州與西方國家通商。因此不少在廣州通商的外國人為了方便營商,均主動學習粵語而非官話(國語)來與廣州人溝通。與此同時,間接影響了不少京官也要學習粵語來與外商對話,讓只流行在南方的粵語再次回流中原土地。
鴉片戰爭失敗,香港被割讓給英國,成為英國屬地。此後,香港和廣州在不同政權管治下,雙方交流日漸減少,自始以後,兩地的粵語詞彙和文法也出現了不同的差異。雖然現今粵語在中國大陸沒有法律的地位,但因著廣東地區開放歷史悠久,經濟發展遠比內陸優勝,故此粵語仍具有一定的位置。此外,香港經濟和文化發展蓬勃,不單讓香港的粵語文化發揚光大,更奠下粵語在亞洲的影響力。
可惜近年中國大陸銳意打壓粵語,因此當今仍然以粵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城市,怕只剩下香港和澳門了,因此不少香港人正為了捍衛廣東話而付上努力。
標準粵語的聲調
|
|||||||||
聲調
|
陰平聲
|
陰上聲
|
陰去聲
|
陽平聲
|
陽上聲
|
陽去聲
|
陰入聲
|
中入聲
|
陽入聲
|
聲調
|
第一聲
|
第二聲
|
第三聲
|
第四聲
|
第五聲
|
第六聲
|
第七聲
|
第八聲
|
第九聲
|
調值
|
55/53
|
35
|
33
|
21/11
|
13
|
22
|
5
|
3
|
2
|
漢字舉例
|
分
|
粉
|
訓
|
焚
|
奮
|
份
|
忽
|
發
|
佛
|
粵語拼音
|
fan1
|
fan2
|
fan3
|
fan4
|
fan5
|
fan6
|
Fat7
|
faat3
|
Fat9
|
數字舉例
|
三
|
九
|
四
|
零
|
五
|
二
|
七/一
|
八
|
六
|
粵語拼音
|
saam1
|
gau2
|
sei3
|
ling4
|
ng5
|
ji6
|
tsat7/jat7
|
baat3
|
luk9
|
粵語與官話的分別
|
|||||||
粵語
|
官話
|
粵語
|
官話
|
粵語
|
官話
|
粵語
|
官話
|
唔該
|
謝謝
幫忙
|
搵著數
|
拿取
便宜
|
大鑊
|
惹了
大麻煩
|
鬼馬
|
詭計
多端
|
消夜
|
夜宵
|
飲勝
|
乾杯
|
好味
|
好吃
|
喫
|
吃
|
田雞
|
青蛙
|
醒水
|
留意
|
心熄
|
死心
|
淡定
|
鎮定
|
人工
|
薪金
|
火水
|
煤油
|
花樽
|
花瓶
|
飛滋
|
口瘡
|
鍾意
|
喜歡
|
後生
|
年輕
|
行街
|
逛街
|
雪櫃
|
冰箱
|
講大話
|
說謊
|
黐線
|
神經病
|
番梘
|
肥皂
|
人客
|
客人
|
老竇
|
爸爸
|
特登/專登
|
故意
|
契弟
|
王八蛋
|
吹脹
|
氣壞
|
蹺蹊
|
蹊蹺
|
蘇蝦仔
|
嬰兒
|
得意
|
可愛
|
點解
|
爲什麼
|
直頭
|
簡直
|
是但/求其
|
隨便
|
好彩
|
幸好
|
得戚
|
囂張
|
同埋
|
跟
|
折墮
|
做孽
|
橫掂
|
反正
|
櫃桶
|
抽屜
|
屋企
|
家
|
開片
|
武鬥
|
曱甴/小強
|
蟑螂
|
馬騮
|
猴子
|
嬲
|
生氣
|
撩
|
撥弄
|
諗
|
想
|
嘥
|
浪費
|
包租婆
|
房東
太太
|
熟口面
|
似曾
相識
|
執生
|
隨機
應變
|
鹹濕
|
好色
下流
|
寸
|
囂張
|
曳
|
淘氣
|
瓊
|
凝固
|
喊
|
哭泣
|
掟煲/甩拖
|
分手
|
犀利/把炮
|
厲害
|
巴閉
|
了不起
|
夾萬
|
保險箱
|
皮篋
|
箱子
|
荷包/銀包
|
錢包
|
就算
|
即使
|
失覺
|
失敬
|
躝
|
滾開
|
波
|
球
|
過嚟
|
過來
|
流
|
假
|
飛
|
車票
門票
戲票
|
死人頭
|
該死
的人
|
督背脊
|
背後
告密
|
運吉
|
白忙
|
火燭
|
失火
|
口齒
|
信用
|
省鏡
|
可人
|
唔通
|
難道
|
正
|
非常好
|
堅
|
真實
|
唞
|
休息
|
溝
|
追求
|
着數
|
便宜
|
遊車河
|
兜風
|
老細/波士
|
老闆
|
第二啲
|
其他
|
閉翳
|
憂愁
|
抽秤
|
挑剔
|
傾偈
|
聊天
|
鉸剪
|
剪刀
|
電掣
|
按鈕
|
車轆
|
車輪
|
軚盤
|
方向盤
|
戇居
|
愚蠢
|
生蘿蔔仔
|
長凍瘡
|
唞氣
|
呼吸
|
蛤乸
|
癩蛤蟆
|
擁躉
|
支持者
|
慳啲/收皮
|
叫人
收斂
|
岌岌貢
|
搖搖
晃晃
|
塘尾
|
蜻蜓
|
轉軚
|
改變
立場
|
報寸
|
告密
|
嘜頭
|
商標
|
蠱惑
|
狡猾
|
踩雪屐
|
溜旱冰
|
瞓覺
|
睡覺
|
發吽哣
|
發呆
|
低B/低能
|
弱智
|
牙煙
|
危險
|
劈友
|
打鬥
|
飛起
|
放棄
|
老笠
|
打劫
|
爆缸
|
流血
|
屙屎/爆石
|
大便
|
屙尿/放水
|
小便
|
儸柚/屎忽
|
屁股
|
扯蝦
|
哮喘
|
琴日/尋日
|
昨天
|
聽日
|
明天
|
第時
|
以後的其他時間
|
第日
|
以後的其他日子
|
抵死
|
活該
|
火牛
|
變壓器
|
爆格
|
爆竊
|
糶灰
|
運毒
|
埋單
|
結賬
|
掂/掂檔
|
成功
|
爆粗
|
說髒話
|
搭嗲
|
搭訕
|
睇水
|
把風
|
老屈/
砌生豬肉
|
誣告
陷害
嫁禍
|
玩嘢
|
搞小
動作
|
扮嘢/
扮嗮蟹
|
裝模
作樣
|
扯火
|
發脾氣
|
放飛機
|
失約
|
孭飛
|
包辦
|
氹細路
|
哄小孩
|
飛
|
車票
門票
戲票
|
死人頭
|
該死
的人
|
督背脊
|
背後
告密
|
扯貓尾
|
串通
|
孭鑊
|
背黑鍋
|
咪走/
唔好走
|
不要跑
|
細路仔
|
小孩子
|
揼波鐘
|
拖拖
拉拉
|
多謝
|
謝謝
禮物
|
打機
|
玩電腦遊戲
|
心抱
|
媳婦
|
流蚊飯
|
流血
|
過主
|
讓開
|
搞掂
|
完成
|
瀡滑梯
|
溜滑梯
|
氹細路
|
哄小孩
|
黃明志小資料:
黃明志(1983年5月6日 - )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祖籍中國海南,是華裔馬來西亞人。黃明志畢業於馬來西亞銘傳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現職創作歌手、導演、演員、製作人及主持人。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光臨花旗小窩,謝謝你的留言賜教。
如欲以電郵查看回覆,請 √「通知我」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