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失去的永遠被懷念!不管是一段退了色的感情,還是一個已經失落了的年代,因為不再存在,所以只能一直思念下去。這一種情懷特別悲酸,彷彿像一根刺觸碰著心底的神經,深深的痛起來,讓人墜進不能自拔的泥沼裡……
偶然,叮噹觀看了一個音樂短片。短片製作人搜羅了大量香江舊照片,全是著名攝影大師何藩(Fan Ho)的經典作品。短片的背景音樂是歌手薰妮(Fanny Wang)主唱的《每當變幻時》。歌者娓娓之音與大師的作品配合得天衣無縫,不單道盡了人生變幻莫測,時光轉眼而逝的無奈,亦描繪了一個悲喜參半的人生,叫人懷緬不已。
光與影的人生,縱橫交錯。再見夕陽之時,人在嘆息黃昏已近,還是期盼新一天再臨?是要活在過去,不斷嗟嘆失去的人和事,還是活在當下,尋找和重建更美好的人生?或許這一首老歌《每當變幻時》會帶給我們一點點啟示,就是「夢如人生,試問誰能料石頭他朝成翡翠」?!
原曲 : 莎韻之鐘
作曲
: 古賀政男
作詞 : 盧國沾
懷緬過去常陶醉
一半樂事
一半令人流淚
夢如人生
快樂永記取
悲苦深刻藏骨髓
韶華去
四季暗中追隨
逝去了的都已逝去
啊...
...
常見明月掛天邊
每當變幻時
便知時光去
懷緬過去常陶醉
想到舊事
歡笑面常流淚
夢如人生
試問誰能料
石頭他朝成翡翠
如情侶
你我有心追隨
遇到半點風雨便思退
啊...
...
常見紅日照東方
每當變夕陽
便知時光去(此段重唱一次)
何藩小資料:
何藩(Fan Ho)美籍華人,演員、導演和攝影師。
1931年10月8日出生於上海的何藩,1949年隨家人移居香港,曾就讀於聖保羅男女中學及新亞書院文學系(現已合併為香港中文大學)。何藩是國際級知名攝影大師,他的攝影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國際展覽和比賽中獲得超過280 多個獎項。
何藩是「美國攝影學會(The Photographic Society of America)」、「英國皇家攝影學會(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和「英國皇家藝術學會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 in England」的會員,以及「新加坡、阿根廷、巴西、德國、法國、意大利和比利時攝影學會(The Photographic Societies of Singapore, Argentina, Brazil, Germany, France, Italy and Belgium)」的榮譽會員。1958 年至 1965 年間,何藩更被美國攝影協會評為「世界十大攝影師(Top Ten Photographers of the World)」之一。
《陰影(Approaching Shadow)》是何藩最著名攝影作品之一,於1954年拍攝,他讓表妹在銅鑼灣皇后學院的牆邊擺姿勢,並在黑房裡加了一個斜放陰影,象徵著她的青春將要逝去,每個人都有著相同的命運。 2015 年,一幀《陰影》以創紀錄的 375,000 港元售出。
1961年,何藩加入「邵氏兄弟國際影業有限公司(Shaw Brothers Pictures International Limited)」。早期曾任場記,後轉任演員。1965年,何藩在《盤絲洞(Cave of the Silken Web)》飾演唐僧一角,深受好評,翌年演出續集《女兒國(The Land of Many Perfumes)》。1966年創作實驗電影,作品更獲選參加多個國際電影節。1972年,何藩擔任導演,執導大量唯美艷情片及愛情文藝片如《金玫瑰(Golden Rose)》、《玉蒲團(Yu Pui Tsuen)》等等。1987年,電影《心鎖 (The Locked Heart)》更被國際級成人雜誌「閣樓(Penthouse)」引薦到日本發行。
1996年,何藩退休,移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的聖荷西(San Jose)與家人團聚。在家人鼓勵下,何藩回歸攝影,重新整理攝影底片、照片和筆記。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他拿着以往出版過的影集,四出尋找合夥伴作。其後十數年間,他與「現代書館(Modern book Gallery)」合作,舉行影展及出版他的個人攝影集。
何藩的攝影作品在美國三藩市(San Francisco )灣區(Bay Area)和世界各地展出,深受各界歡迎,影響深遠。期間,他再次出版了《香港追憶( Hong Kong Yesterday)》(2006),《人生舞台(The Living Theatre)》(2009)和《香港‧往日情懷(A Hong Kong Memoir) 》(2014) 三本攝影集。2014年,何藩在香港「藝術空間(AO Vertical)」舉行個人展覽與及「何藩的故事|中環・石板街酒店(Story of Old Stone Slab Street & Fan Ho)」的推廣活動。
2016年6月19日何藩因肺炎惡化在美國加州聖荷西醫院病逝,享年84歲。臨終前數月,何藩與香港「藍蓮花畫廊(Blue Lotus Gallery)」建立了獨家代理的關係,並開始籌劃新一本影集,出版一些跟以往很不一樣的作品,一些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相片,目的是要展示普羅大眾的自然面貌。
何藩重新檢視攝影底片,親自挑選了500張他認為值得公諸於世的照片,並為相片起題,不幸地攝影集竟成了國際攝影大師何藩的最後作品。面對至親離去,家人合力完成何藩遺願,從已挑選的500幅遺作中,再選出153幅凝視香港往昔的舊照片。
2017年3月22日至4月14日期間,香港「藍蓮花畫廊」舉行了「何藩:念香港人的舊(Portrait of Hong Kong)」攝影展覽,展出約40張收錄於攝影集《念香港人的舊》的相片。
2017年6月,名為《念香港人的舊》攝影集出版面世,同年同月「藍蓮花畫廊」聯同「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Hong Kong Sotheby's Art Space)」舉辦了一個展售會,名為「何藩 : 鏡頭細訴香港光影(Fan Ho: Visual Dialogues),展出逾三十幅經典黑房人手沖曬的原作,再一次翻開重看昔日香港面貌的舊記憶。
《每當變幻時》小資料:
《每當變幻時》是一首在1977年推出的香港粵語流行歌曲,改編自日本古賀政男(Masao Koga)作曲,詩人西條八十(Yaso Saijō)填詞的日語歌曲,名為《莎韻之鐘(Sayon's Bell)》,這一首歌曲原是歌頌為日本犧牲的台灣皇民,故事發生於193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州蘇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1960年,已遷往今天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一名泰雅族少女沙韻·哈勇(Sayun Hayun)因協助日籍教師田北正記(Masaki Takita)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台灣總督為了褒揚其義行,贈予當地一個紀念銅鐘,銅鐘被稱為「莎韻之鐘 / サヨンの鐘」。
1962年,台灣音樂家周藍萍(Chou Lan-Ping)再為歌曲編普新詞,洗去原曲的軍國主義色彩,名為《月光小夜曲》。由台灣歌手張清真(Chang Ching Cheng)首唱,收錄於《四海歌曲精華第二集》。
1977年,薰妮(Fanny Wang)簽約永恆唱片公司(Wing Hang Record Trading Co. Ltd)出道,並與馮偉棠(James
Fung )發表聯合專輯《每當變幻時、飄零夢》。其中收錄名曲多首,第一首曲目是《每當變幻時》,由陸堯編曲,盧國沾填詞,薰妮主唱。薰妮憶述當時只有21歲的她,適逢父母離婚,深受歌詞觸動,錄音時邊唱邊哭,故此她親自點選《每當變幻時》為專輯首曲。
歌曲推出後大熱,街知巷聞,風頭一時無兩,更位列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頌獎禮的十大中文金曲之一,屬薰妮其中一首代表名作,亦被視為填詞人盧國沾早年較為人熟識的哲理歌詞。後來,不少歌手翻唱此歌,成為香港經典金曲之一。
2017年,香港電台(RTHK)舉辦「摯愛20真經典」選舉中,《每當變幻時》入選華語金曲十大,也是十首金曲之中年份最久遠的一首。
《每當變幻時》曲詞風格溫婉低迴,描寫人生變幻無常。有評論者更指出《每當變幻時》是盧國沾早期罕有而優秀的非電影或電視劇集歌詞,跟其他電影或電視劇集主題曲歌詞由劇情而衍伸出來的哲理佷不相同。
著名填詞人林夕(Albert Leung)憶述當年「粵語流行曲」的地位雖然低下,但初中期間,中文老師曾把《每當變幻時》的歌詞放在課堂與學生討論,林夕認為歌詞中一句「石頭他朝成翡翠」的比喻,在當時的詞壇中,早被視為相當前衛的寫法。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光臨花旗小窩,謝謝你的留言賜教。
如欲以電郵查看回覆,請 √「通知我」 ,謝謝!